掌握一門外語才算脫盲
|
發(fā)表時間:2005/9/20 瀏覽 6629 次 |
“朋友,……”這樣的作文句式,曾在中學時代風靡一時,皆拜如雷貫耳的《天山景物記》、《誰是最可愛的人》所賜,但過于流行以致成為惡俗,最終有語文老師下令禁用。然而,本文在這里仍然使用——
朋友,你是文盲嗎?說不定是哩!
使用這樣的句式,不表示落俗套,僅僅是使得語氣盡量親切、盡量關懷——在21世紀的今天如此被人“奚落”,真是豈有此理!稍安勿躁,今天的你不會用電腦就是文盲,這是聯(lián)合國規(guī)定的——在第39個“世界掃盲日”重新定義的文盲標準——不會看地圖、不會使用電腦。
其實,聯(lián)合國的重新定義只是順應歷史的潮流,在上個世紀末,“電腦和外語是通向21世紀的鑰匙”已開始流行(后來又將駕駛作為現(xiàn)代人的基本技能),進入新世紀,“新三樣”日益顯示了巨大的競爭力,財富的獲取主要是依賴信息的擁有,從“大魚吃小魚”,演變成“快魚吃慢魚”。我想,不懂電腦等同文盲,基于人類進入現(xiàn)代信息社會的判斷。
傳統(tǒng)意義的文盲是指不能讀書識字,這好辦,多點普及義務教育,防止新的文盲產生即可;如果不是先天存在學習困難癥,不能識別現(xiàn)代社會符號的文盲不會很多。
如果不懂電腦等同文盲,問題就變得有點嚴重。傳統(tǒng)意義的文盲大多是舊中國遺留的歷史問題,要么就是老弱病殘之類,而最新類型的文盲則表現(xiàn)為不能使用計算機進行學習、交流和管理,當中包含許多青壯的勞動力。由此還可見,只懂得玩電腦游戲或打打字不算脫盲,或者說有了電腦不等于有了脫盲證。有專家估計,北京的文盲數量超過百萬人。以13億的中國人口計算,豈不是又新增數億文盲?
問題之一,忽然有這么多的“文盲”需要就業(yè),怎么辦?在10多年前,求職招聘開始出現(xiàn)“懂電腦優(yōu)先”的條文,逐漸還出現(xiàn)“要掌握一門外語”,那時兩者兼而有之屬于高級人才,現(xiàn)時已成為普遍的要求。那么,不懂電腦和外語是否就要失業(yè)?肯定不會,但將來如何很難說,以前很難想象現(xiàn)在是用機器掃馬路,說不定以后用電腦掃街,有一點可以肯定,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不懂是要吃大虧的。
有報道指出,中國的職稱在國際市場得不到承認,要借助別人的牌子。不懂,唯一的辦法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政府要出錢出力開設“掃盲班”,以前我們國家是自己同自己競爭,現(xiàn)在是自己同別人競爭。
正如文盲的標準具有時代賦予的涵義,那下一個文盲的定義是什么?是不是與掌握一門外語有關?姑且不論,但可以說,不懂外語,電腦的功能只使用了一半,“掌握一門外語”才算得上真正的脫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