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世界商業(yè)評論》曾評出“影響中國軟件發(fā)展的20人”。2010年4月4日起,這個榜單中永遠少去了一個。
反病毒企業(yè)江民科技官網昨日以灰色的頁面和文字發(fā)布訃告稱,其公司董事長王江民于2010年4月4日在北京病逝,享年59歲。
前日上午,王江民在北京京西信翔魚池釣魚時,突發(fā)心臟病。
上世紀90年代北京中關村經典的個人英雄主義傳奇,從此將成為大眾的懷念。
王江民反病毒傳奇
王江民出生于1951年。與大多數孩子不同,一種小兒麻痹癥讓他落下殘疾的腿,并為他的性格注入一種孤獨。他后來說,小時候下不了樓,每天只能守在窗口,看大街上的人、撕紙條。
王江民20歲才初中畢業(yè),隨即成了街道工廠一名工人。他最早操作機械設備,之后又研究光學儀器。他一直充滿學習的欲望。20多年,他擁有了20多項機械與光電類技術發(fā)明。1979年,激光領域的科研成果讓他被評為全國首批105個新長征突擊手標兵之一。
之后10年,王江民的名字一直與自學成才、身殘志堅等詞匯關聯在一起。這些也讓他獲得了許多榮譽。直到1989年,命運讓他換了跑道。那年,他第一次接觸PC。那是單位一臺IBM大型機。由于單位領導不讓隨便動,在偷偷摸摸學過幾次后,他干脆買了當年中國第一批電腦“中華學習機”鉆研起來。
而王江民的軟件夢想開始于一次偷懶。他的兒子那時讀一年級,王江民常給他安排習題,想著用電腦編個學習程序,效果很好。就連當年《電腦報》都扮演過它的分銷角色。王江民從這程序中賺了800多元。
他與病毒結緣要早些。1989年,中國媒體首次報道了病毒,之后國內誕生了防病毒卡。王江民那時還不知道什么叫病毒,但他在編工控軟件時發(fā)現異常程序導致設備無法正常運轉,用戶的抱怨迫使他走向反病毒之路。
1992年,他開始持續(xù)對外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直到1994年KV100誕生。當年,它被稱為中國首款專業(yè)殺毒軟件。從此王江民開始頻頻被邀請演講,成了軟件紅人。
或許,如果不是一段新的婚姻,他可能很難走出山東煙臺。1995年冬天,《電腦報》廣告部主任高寧與他在工作中結緣。一段鴻雁傳書后,高寧去了煙臺。王江民租了當地一輛林肯到機場接她,隨即用兩只好吃的螃蟹捕獲了高寧的心。
高寧在當年公關界頗有名聲。她是促成王江民停薪留職北上京城開拓反病毒市場化之路的幕后功臣。自此,中關村1996年的歷史上就有了王江民和他的江民科技。
這個到達京城的煙臺人,一周內便賺到150萬元。王江民說,在36平方米的房間里,一周內接到3個大單,一個50萬元。而在來北京前,他的第一代版本標價2萬元沒人付錢。
3個月后的1997年春,中關村那些兜售對手產品的商販、假冒偽劣產品的制造商,已經沒有不知道王江民的了。他們眼紅不已,尤其是后者,開始制造大量盜版及假軟件,混淆市場。面對混亂,王江民使出了讓他進一步名聞IT業(yè)的手段:設計一個針對盜版軟件的邏輯鎖,只要盜版軟件一安裝,用戶機器便無法運行,只能采用江民的軟件破解。
當年這是一個商業(yè)倫理話題,江民最終被判罰3000元。商業(yè)作家凌志軍說,借助這一“不正當手段”,江民奠定了正當的市場地位。之后7年,江民一直是本土市場最風光的反病毒企業(yè),而他本人,也在2003年被評為 “中國IT富豪榜50強”之一,成了“知識英雄”的典范。
視野之下
而今,這個傳奇人物突然離世。王江民的生前好友、IT領域資深人士林軍說,這對江民公司或將造成巨大影響,因為,江民的家族化風格明顯。
林軍算是點出了王江民身上奇特的矛盾特征。這個煙臺人身上,有一種技術至上主義,他主掌的江民公司,在商業(yè)運營上遠不如它在技術方面的積累更有名氣。
自從2003年,江民科技便開始逐步落后于對手瑞星、金山。它在單機版市場以及本土中小企業(yè)市場的應對不力,讓它成了一個邊緣的品牌——盡管2008年借助奧運會它曾經風光一時。截至目前,瑞星幾乎占據本土近40%的市場份額。而江民,從早期的90%下滑到10%。
“如果他的視野再開闊一些,運營上再激進一些,江民不至于被邊緣化,完全有可能是另一番面貌!彼囊晃蛔稍儤I(yè)朋友對《第一財經日報》說,過去幾年,江民經歷了內部組織架構的變革,但效應并沒真正釋放出來,高管層幾次更換沒能提升品牌影響力。
14年來,江民至今被視為一家家族化企業(yè),甚至是作坊企業(yè)。王江民曾坦陳,公司確實曾給人一種作坊公司、夫妻店的感覺,而這也是他后來退出一線的原因,他要把一個私人公司變成公眾公司,很想擴大規(guī)模,甚至從事資本市場運作,上市融資。
上述人士說,王江民與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海龜”們不同,他更喜歡談論產品本身,甚至有點技術至上。江民技術內核出自他手,但那是基于Windows早期操作系統(tǒng)所做的研發(fā)。后來,操作系統(tǒng)類別增加且更新速度加快,他很快就遠離了一線研發(fā),開始將更多精力轉向運營。
截至目前,江民的工程師文化依然濃厚。該公司一位員工表示,公司技術研發(fā)高管的薪水甚至要高過公司總裁。
這也是江民至今并沒有登陸資本市場的原因。江民一直覺得,公司資金夠用。幾年前,談及管理軟件企業(yè)金牒上市時,他說,它才融8000萬港元,江民自有資金早就超過這個數。他還說,除了業(yè)務掙錢外,他還有不少地產,靠租金收入,養(yǎng)個公司一點兒問題都沒有。而江民之所以要上市,原因在于,一旦殺毒市場對手上市,知名度、競爭格局就不一樣了,江民可不能落后。
王江民沒有透露過自己的財富身家。不過,這個性格沉穩(wěn)的人,較早時曾表示,“原來想能掙個一兩百萬就不錯了”,似乎表明,他賺了不少錢。2001年,王江民打算為公司蓋一座科技大廈,并且要“很高很氣派”,但因地塊臨近圓明園,高度上有限定,顯示不出江民“氣概”,于是他就花了7000多萬元,買了中關村數碼大廈,一直駐扎至今。
● 1951年出生于上海,三歲因患小兒麻痹后遺癥而腿部殘疾。初中畢業(yè)后,回到老家山東煙臺,從一名街道工廠的學徒工干起,刻苦自學,成長為擁有各種創(chuàng)造發(fā)明20多項的機械和光電類專家
● 1979年,被評選為全國首批105個新長征突擊手標兵之一
● 1989年,開始學習計算機;不出幾年,就成為中國最早的反病毒專家
● 1996年,打一輛黃色“面的”到北京中關村,開始創(chuàng)業(yè)之路
● 2003年,靠著殺毒軟件,躋身“中國IT富豪榜50強”,成為新世紀“知識英雄”典范 |